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之窗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 ||
《惠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解读 | ||
|
||
为合理规划惠州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重大问题,根据《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府办函〔20l9〕l29号)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要求,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了《惠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农业农村规划》),有关政策解读说明如下: 一、制定《农业农村规划》的背景 《农业农村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规划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我市“十四五”期间如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府办函〔20l9〕l29号)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要求,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二、制定《农业农村规划》的主要依据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府办函〔20l9〕l29号)、《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惠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等国家及省、市的相关法规、政策及规划。惠州市各种相关农业农村专项规划,及其它相关资料和图集等。 三、《农业农村规划》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三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基本建成与大湾区都市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精细农业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精美农村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精勤农民现代化得到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80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不低于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1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收窄至1.8以下。粮食产能稳定在60.44万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基本实现10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30条、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0条以上。新增培育“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5万人次。 四、《农业农村规划》明确的主要建设任务 按照“固优势、补短板、促提升、求创新”原则,推进实施广东省乡村振兴“九大攻坚”行动。《农业农村规划》制定了科技助农强农、农产品稳产保供、精细农业发展、精美农村建设、精勤农民培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七大建设任务,为惠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五、《农业农村规划》包括的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建设任务,广泛征集和梳理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项目库,包括68个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农业农村规划》建设实施的重要抓手。 相关政策法规:惠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