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之窗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 ||
《惠州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 ||
|
||
为加快推进惠州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10月30日发布了《惠州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及依据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预制菜产业;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预制菜”“培育壮大预制菜等新业态”;2022年3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22〕10号),对下一步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强调要抢抓当前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尽快形成我市预制菜竞争优势。 (二)出台依据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22〕10号) 二、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 分别与重点预制菜企业、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单位召开座谈交流12次,并于2023年3月24日、8月28日、9月18日,三次书面征求了县(区)以及市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司法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意见,共收到有关单位反馈修改意见76条,经沟通,其中采纳75条,部分采纳1条。 三、目标任务 全力抢抓预制菜发展重大机遇,加强政策引导,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力争成为全省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着力培育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四、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从推动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预制菜扩量提质、提升预制菜企业联农带农水平、构建预制菜质量标准体系、健全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培育壮大预制菜人才队伍、培育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强化产业用地用能保障、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39条具体措施。 一是推动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各县(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美库惠州平潭空港食品冷链产业园及海吉星粤东预制菜交易中心等产业平台打造惠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通过招商引资等手段补全补强预制菜全产业链,并对获批建设的预制菜产业园、出租厂房上规纳统的工业平台给予政策扶持。 二是支持预制菜扩量提质。对新增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升规”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并支持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列入年度市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三是提升预制菜企业联农带农水平。对联农带农水平高的预制菜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市级以上预制菜龙头企业给予一定贴息补贴,并统筹安排市级“菜篮子”资金提升原料基地生产能力。 四是构建预制菜质量标准体系。针对目前产业发展标准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从建设预制菜标准体系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并认真落实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五是健全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推动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 六是培育壮大预制菜人才队伍。鼓励职业院校增设相关课程培育预制菜人才,对入选市级优秀乡土人才、科技人才(团队)培育引进项目的人才和团队给予资金支持,并对批复同意建立的预制菜博士工作站给予建站补贴。 七是培育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对优秀企业品牌和产品给予扶持,组建预制菜产业联合会,并通过支持建设预制菜美食街、开发预制菜文创产品、建设预制菜品鉴体验店、举办预制菜评选活动等方式,加大预制菜宣传力度。 八是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鼓励预制菜企业利用各类平台布局国内外市场,畅通内外循环销售渠道,拓展预制菜销售市场,推动预制菜“走出去”。 九是强化产业用地用能保障。从用地指标、生产电价、环保指标、新型储能应用等方面保障预制菜产业发展。 十是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鼓励县(区)设立预制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设立惠州市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将预制菜纳入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支持引导创新设立预制菜信贷产品及商业性保险产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五、有力举措 (一)《若干措施》创新了扶持方式。针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提出新举措、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二)《若干措施》明确了扶方向。紧密结合我市发展要素条件,充分运用现有政策红利,围绕特色产业,全方位、多角度给予产业扶持,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若干措施》创新了联农带农机制。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产业园示范带动、预制菜企业联动一产、原料基地扶持建设等方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四)《若干措施》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发力。聚焦规划布局产业园区、优化补齐产业链条等重点工作,推动多部门分工协作、多要素投入保障、多层次利益协调、多政策配套服务,形成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带动、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良好产业生态。 六、新旧政策差异 本《若干措施》属于新出台政策。 七、突出亮点 (一)突出联农带农富农。对联农带农贡献大、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预制菜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全力提升联农带农水平。 (二)突出平台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美库惠州平潭空港食品冷链产业园及海吉星粤东预制菜交易中心等平台产业集聚优势,全力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链条全温层公共型智慧冷链体系,推动建设预制菜产业集群。 (三)突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立足我市特色东江菜系,培育打响东江盐焗鸡、惠州鸽、东坡肉等地域特色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机制,加大品牌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 (四)突出产业用地用能保障。一是根据预制菜产业的特殊性,实行弹性出让方式,先租后让,暂不纳入市级工业项目用地考核,符合集约节约用地标准的预制菜项目用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基准价标准给予一定比例优惠。二是对符合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和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政策的预制菜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电价。三是支持用电较多的预制菜企业,开展新型储能应用示范。 八、解读单位和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惠州市农业农村局 负责科室:政策法规与交流合作科 联系电话:0752-2808100 相关解读: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
||